江苏连续两年聚焦“重大项目建设”
2025年元旦后第一天上班,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、省长许昆林双双赴无锡参加一个产业项目开工活动,并召开了全省的“新年第一会”——“重大项目建设专题会”。细心的人会发现,从2024到2025,江苏省已经连续两年将“新年第一会”聚焦在这件大事上。
大家都知道,每个省的“新年第一会”往往都有着“导向”的意味。作为挑大梁的经济大省江苏,连续两年都将导向如此鲜明地指向“重大项目”,重要程度不言而喻,深刻内涵耐人寻味。
在会上,信长星讲了这样一番话: “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落实好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推动高质量发展,都要抓好项目这一重要载体。有效投资要靠项目承载,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要靠项目承载,数字技术、绿色技术的应用,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也要靠项目承载。”
他同时对“重大项目”作了注解:“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好项目,意味着发展的后劲、发展的质量、发展的信心和预期”。
笔者理解,这番话正是对江苏为何如此重视“重大项目”的阐释。新的一年,面对更加严峻复杂的形势,江苏要继续发挥好挑大梁作用,就必须抓好项目建设;承接好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政策落地,落实“两重”部署,同样也要求落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。而选择在无锡参加项目开工活动后召开这个会议,无疑,就是要向全省各地、各市县释放“更加重视重大项目建设”这个强烈信号。
如果联系起来看,这个信号,江苏一直十分鲜明。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每到一处调研,都格外关注项目建设。笔者梳理了一下,去年下半年以来,信长星就先后到南京江北新区参加扬子扬巴轻烃综合利用项目开工、到南通参加中国石油蓝海新材料项目开工、到无锡参加华虹无锡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二期项目12英寸生产线建成投片、到泰州参加盐泰锡常宜铁路开工。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在抓项目建设上,江苏始终是“进行时”。
从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看,2024年“重大项目”已经产生了“重大效应”。笔者了解到,450个省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超7300亿元、高出计划13个百分点。年内投产144个重大制造业项目,新增产值超3500亿元,实现入库税收近百亿元,带动就业14.9万人,为全省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有进,发挥了重要支撑带动作用。
而今天会上公布的2025年重大项目的清单更加厚实:省重大项目500个,比去年多50个,计划总投资多118亿元。一季度,全省计划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807个,比去年增加97个。这批重大项目还体现了四个“更加突出”:
与此同时,为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动力活力,今年江苏还继续安排200个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,年度计划投资686亿元,比去年高出38亿元,将与省重大项目一体推进、统筹保障。此外,经初步摸排,各市今年共安排市级重大项目5654个,年度计划投资16794亿元。 开年就要开工,开工就要实干。会上,信长星就如何抓项目,对全省上下提出“五个要”的明确要求: 许昆林指出,各地各部门要牢牢抓住重大项目建设“牛鼻子”,坚持项目建设和配套改革相结合,统筹好产业项目与民生工程、项目招引与要素保障,加快布局一批强牵引、利长远的好项目,撬动更多有效需求,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优质增量。 笔者还观察到,近两年,江苏的重大项目不搞集中开工,项目条件成熟一个开工一个;会场布置一切从简,不搭设主席台、不设置背景板、不悬挂彩旗、气球,不摆设无关车辆或工程机械等,这些细节都无不透出务实扎实踏实的一贯作风。